盘发器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盘发器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德化窑瓷塑的时代特征浅析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8 19:08:18 阅读: 来源:盘发器厂家

德化窑瓷塑的时代特征浅析

图一

摘要:明代德化窑瓷胎质洁白细腻,釉色莹润光亮,玻璃相好,脂玉感强,有“猪油白”、“葱根白”、“孩儿红”等美称。

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、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西北部,东经117°55′~118°32′,北纬25°33′~25°26′之间,东西长62.1公里,南北宽60.4 公里,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。境内气候宜人,风光秀丽,自然资源丰富,陶瓷文化底蕴深厚,有“闽中宝库”之誉。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德化成为陶瓷制作中心打下了基础。历尽千年,窑火不熄,曾列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德化,如今又被授予“中国瓷都•德化”、“中国陶瓷之乡”、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。其中被国际瓷坛视为“天下共宝之”的珍品——德化瓷塑,更是德化瓷海中的精髓,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独树一帜,享誉世界。

瓷塑,顾名思义就是以瓷泥为原材料、通过雕塑成立体艺术品,再经过烧制而成。真正意义上的德化瓷塑始于宋元,它汲取了石雕、木雕、泥塑等雕塑技法,以儒道释的神仙、佛像为主的题材,至明代进入了完美时期。它以独特的润洁如玉的质地和高超的艺术技巧,驰名海内外,有“东方艺术”的美誉。明代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中记载:“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,不适实用。”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《瓷之色:千树万树梨花开》中如此评价德化瓷雕“以陶瓷之脆性,表现衣褶之柔软;以陶瓷之生冷,表现肌肤之温润;德化白瓷堪称一绝,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。”

德化窑历代瓷雕取材广泛,除塑造儒道释佛像神仙外,古今英雄豪杰、奇花异草、飞禽走兽、亭台楼阁、动物玩具等,亦多有涉及。从众多考古采集的标本以及传世品中,可以看出它们各自的时代特征。

图二

1、宋代德化窑瓷塑

宋代是德化窑瓷塑的初始阶段。北宋以白瓷为主,胎质坚硬、细腻。造型粗犷与精细有机结合,器型迎合外销市场需求,以制作象生器为主。装饰堆贴并用,采用模印或压印法,并追求细部刻、划,讲究构图优美。南宋以青白瓷为主,工艺较前代有所提升,造型由肥大逐渐向高瘦“苗条”型转化,在讲究刻、划精致的基础上又开创了雕、塑,运用模印法印制各种装饰图案,使装饰艺术增添了新的韵味。

应该说,宋代德化瓷塑的最初阶段是在堆、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而南宋的德化窑瓷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。宋代碗坪仑窑出土的器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转型特征。

这是1976年在碗坪仑窑考古发掘出土的一件动物水注(图一),高6.6厘米,底宽5.5×4.7厘米。采用合模成型,胎质灰暗,通体施青白釉,釉色白中泛青,仅足跟露胎。狮形水注呈半蹲式、昂首姿势,脑勺上部堆塑一对竖起的三角形耳朵,浓眉耸起,双目圆睁,嘴唇开启,颈项合模处粘接一流,合缝线开裂,尾巴向上高高翘起紧贴脊背,依势形成把手,工匠刻意用雕刀刻、划纹路,以装饰浑身凸起的毛发,使之更具生命力,粗犷中却显露着细部刻划。

2006年,从碗坪仑窑采集的青釉铺首长颈瓶(图二),残高30.3厘米,底径8.1厘米。采用手工拉坯成型,胎质灰白、坚硬,施青釉泛灰黄,施釉不及底,露桔色窑红。口残,长颈,溜肩,鼓腹,底内收,圈足,足外撇,旋制痕迹明显。颈部压划斜纹四圈,肩部两侧粘饰对称的外国人面铺首,该铺首长方脸,卷毛,双眼圆睁(宋代饰眼部的独特手法),高鼻梁,嘴开启,大胡须,须鬓亦卷曲。此类装饰的器物应为外销订制产品。

« 1 2 3 4 5 6 »

肇东订制职业装

娄底制作西装

辽宁西装订做

泸州定做西服